本文最后更新于512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过时,如有错误请发送邮件到mapleleaf2333@gmail.com
概念: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,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、在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起到接口作用的程序集合。
三种角度的定义
1.资源分配器:管理分配资源
2.控制程序:控制用户程序和I/O设备的执行
3.内核程序:一直在运行的程序(其他的都是应用程序)
基本特征
- 并发性: 所谓并发,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。
- 共享性: 所谓共享是指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可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。
- 虚拟性: 所谓虚拟是指把物理上的一个实体变成逻辑上的多个对应物。
- 异步性: 所谓异步性是指内存中的多个进程均按照各自独立的、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。
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特征,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、互为依存条件的。
设计目标
用户目标:OS应该便于使用;易于学习;可靠;安全与快速。
系统目标:易设计、实现和维护;应该灵活、可靠、没有错误且高效。
发展过程
1.批处理系统:
- 简单批处理
- 多道程序批处理:充分利用CPU资源,但缺少人机交互性
2.分时系统:
- 粒度变小,提升了作业内部的并发度
- 强调用户和系统的交互性,体现时分复用
- 并发性、交互性、独占性、及时性
3.PC系统
4.并行系统
- 优点:吞吐率增强、较好的经济效率、可靠性
- 紧耦合
- 分类:对称性和非对称性
5.实时系统
发展规律
- 由底层硬件、软件技术和上层应用需求的发展而推动的
- 内动力:资源管理需求
- 外动力:用户使用需求
功能模块
- 用户接口: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也简称为用户接口。
- 处理机管理:对处理机的分配和运行实施有效管理。
- 存储管理:为多道程序的并发运行提供良好环境;为用户使用存储器提供方便;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;为尽量多的用户提供足够大的存储空间。
- 设备管理:为用户分配I/O设备,完成用户程序请求的I/O操作,提高CPU和输入输出设备的利用率,改善人机界面。
- 文件管理: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外存中,都以文件形式存放着大量的信息。操作系统必须配置相应的文件管理机构来管理这些信息。
结构
1.最粗略划分的OS结构:
- 用户和用户程序
- 外围(系统调用接口)
- 核心
2.稍细的划分和核心单一结构模型:
- 外围:
- 用户和用户程序
- 实用程序
- 命令解释器
- 核心:文件系统、设备管理、CPU管理、内存管理
3.核心层次结构模型:
- 人(用户)
- 应用软件/其他系统软件/操作系统实用程序(使用方式接口、系统文件接口、命令接口)
- 命令解释器(命令方式接口)
- 文件系统(系统调用接口)
- 设备管理
- 内存管理
- CPU管理
微内核
微内核结构是以微内核为os核心,以客户/服务器为基础,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特征,是当今最有发展前途的OS结构。